新闻动态

人民日报祝贺杨瀚森,却无意中“除名”易建联,疑似被封杀的背后真相!_官方_丑闻_舆论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14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北京时间6月26日,20岁的中国年轻球员杨瀚森在NBA选秀大会上以首轮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选中,成为继姚明、易建联之后,中国第三位进入NBA的首轮秀,同时也是近9年来首位成功登陆NBA的中国球员。选秀日正值杨瀚森的20岁生日,因此,中国篮协与NBA官方纷纷送来了祝福,称其为“最美好的生日礼物”。

然而,在官方报道中一句话引发了轩然大波,“此前姚明、王治郅、巴特尔、孙悦等人曾在NBA奋斗”,其中涌现出的问题是,易建联的名字被故意省略,这一细节迅速引起舆论争吵,并被不少媒体视为易建联因丑闻风波遭官方“封杀”的有力证据。

易建联的“消失”始于2024年10月,当时网络上流传着他涉嫌PC的丑闻。尽管司法层面并未确认任何事实,但易建联团队长达8个月的沉默,使得舆论不断升温。期间,他的11家代言品牌紧急下架相关广告。今年6月,易建联尝试重返公众视野,央视高调预告将播出他参与的专访节目,主题是“CBA联赛30年系列片”,这被视为他在丑闻之后的首次官方背书。

展开剩余52%

然而,6月20日该节目突然被撤档,央视也没有给出解释。随后,在首次报道杨瀚森时又遗漏易建联的名字,显示出官方媒体对他的双重“冷处理”。这种有意回避,与对王治郅、巴特尔等球员自然提及的情况形成了明显的反差,尤其考虑到易建联在NBA的成就远超这两位。

作为观察者,我认为这一事件反映出中国体育界对待功勋人物的复杂态度。一方面,易建联的成就不可否认,他是CBA历史第一人,也是国家队的核心领袖;另一方面,处于公众视野中的他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。当丑闻引发广泛质疑时,其沉默往往会被解读为对舆论的容忍与放任。

真正想要破局,关键在于易建联是否能勇敢打破沉默。如果他能够主动公开回应争议,通过行动重建信任,或许可以像NBA巨星科比一样恢复尊重。因为,封杀的根源并不在于官媒,而是悬而未决的公众质疑。

如今,杨瀚森已经成为中国男篮的新榜样,易建联“被消失”的情形则象征着中国篮球转型期的挑战。新生代的崛起需要照耀,但历史的书写不应以抹去阴影为代价。对于易建联而言,与其等待官方媒体的“解禁”,不如用坦诚迎接关注,因为真正的封杀,始终源自自我放逐,而非外界的干扰。

发布于:广东省

相关资讯